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 临床医疗 >

【672技术】膝骨关节炎的外科治疗,“保膝”还是“换膝”?

发布时间:2019-07-29   作者:672医院

有很多疾病与年龄相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就是其中之一。

膝盖酸胀肿胀、发冷僵硬、上下楼膝盖难受……

据统计,目前中国骨病患者已达到1亿,其中60岁以上的女性发病率高达90%,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占到41%,70岁以上的人更是8成以上都患有骨性关节炎。

 

很多患者会感到疑惑,膝关节炎有几个时期?当保守治疗无效时,其外科治疗除了关节置换,严重的时候还能有别的治疗手段吗?今天,骨关节科(运动医学科)主任医师李照文教授为大家介绍膝关节炎阶梯性治疗方案

 

HTO截骨保膝手术

 

刚步入六旬的张婆婆右边膝关节疼了一年了,上下楼梯的时候疼,站久了疼,蹲下站起成问题。一年前刚刚发现膝盖难受的时候,张婆婆就开始了一些保守治疗,但是症状一直没有减轻,于是前往我院寻求治疗,经过一系列检查后确诊为右膝骨性关节炎,半月板损伤。

 

李照文主任在结合张婆婆本人的身体情况以及诊断结果后建议她可以暂时不用“换膝”,而是做保膝治疗即关节镜清理+胫骨高位截骨术。

 

截骨术的原理是通过对关节外畸形的截骨矫正,简单来说,就是一种保留原有的关节,通过矫正膝关节负重力线、阻止软骨的进一步磨损、增加关节稳定性、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从而避免或尽可能的推迟关节置换的一种“保膝”手术。

 

李主任介绍,张婆婆的膝盖问题已比较严重,但是还没有到一定要进行膝关节置换的地步,所以建议她做“保膝手术”,这样可以不破坏她自己的膝关节。

(术前)

在经过微创关节镜下清理(膝关节内游离的半月板碎片摘除等)+截骨保膝手术后,张婆婆的膝关节疼痛症状消除了,术后第2天就下床走路了。


(术
后)

 

 

单髁关节置换术

 

2年前,68岁的赵老师膝盖疼痛一直没有太在意,自行在家中买膏药贴敷再加上口服药物,症状也只是时而出现。今年5月份,赵老师的膝盖突然加重疼痛,和之前的症状比起来严重了不止一点点,但还是选择吃一些止痛药。7月份的时候,发现可能膝盖的情况严重了很多,才前往我院进行检查治疗。

 

经过MRI及各种检查后确诊为右膝内侧骨性关节炎。李主任根据赵老师的基本症状以及MRI的显示情况建议其进行保膝手术中的单髁关节置换术(部分置换)。

(术前)

(术后)

单髁关节置换术的原理是针对膝关节的单间室病变,进行表面置换,用以替代损坏的软骨表面,不去除交叉韧带,最大程度地保留患者的关节,其缓解疼痛的核心原理是通过解决局部软骨磨损来实现的。术后,赵老师感觉良好,几天后便步行出院。

全膝关节置换术

72岁的吴奶奶右膝疼痛四年,反复保守治疗无效,近二个月因右膝疼痛加重而几乎不能行走,李主任建议,如果想要最大程度的保障生活质量,最好还是进行膝关节置换。

(术前)

经过约1个小时的手术,吴奶奶的膝关节成功置换,第二天即可下床行走。

(术后)

看了以上三例手术介绍,有人肯定会觉得,怎么一个膝关节炎治疗手段这么多?

 
 

李照文主任说!

膝关节炎的治疗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指非手术治疗,比如减轻负重、理疗、口服及外用药物、关节内注射药物等。

第二阶段:称为保膝手术治疗,比如微创关节镜下清理术,截骨矫形手术、单髁置换等。保膝手术也是手术治疗为主的治疗方式,但该类术式保留了膝关节大部分或全部的结构和功能,因此称为保膝手术。

第三阶段:就是终极手术治疗,即全膝关节表面置换,简称全膝关节置换。

如若发现膝关节出现了一些问题,到医院后首先要确诊是什么类型的关节炎,再根据病人自身的情况以及肢体力线、影像等多种因素结合起来才能够有效的确认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即保守治疗、保膝治疗或是关节置换。

 

编辑:袁宝

文字:吴雁清

审核: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