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中午,严浩一下手术台,就收到同事通知:来了位7年前的老病人,点名要找他看病。严浩连忙赶到病房。
原来,这位81岁的杨奶奶,弯腰端洗脚水后出现腰痛,在家卧床休息了一周,不仅疼痛没有缓解,反而越疼越厉害,翻身都成了问题。“7年前腰椎骨折,就是找你做的手术。这次和当年情况很像,我就直接来找你了。”老人说。
杨奶奶回忆,2018年8月,她因为腰椎骨折,在武汉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住院,当年的管床医生就是严浩。严浩不仅看病认真负责,对病人也关怀备至,每天到病房查看好几次,关心杨奶奶吃饭没、睡得好不好,“特别关心人,像自家孩子一样贴心”。接受微创手术后,杨奶奶很快康复,对那次住院的经历印象深刻。
严浩(左三)探望患者术后康复情况
“我们是骨科专科医院,收治的老年患者较多,与他们交流,需要更多耐心。”严浩说,他习惯了对爷爷奶奶们“多问几句”“多聊一会”,了解老人们的病情及感受,更好地帮助他们康复。
经过检查,杨奶奶这次也是腰椎骨折,与她本身患有严重骨质疏松有关。由于她患有房颤、类风湿关节炎、高脂血症等疾病,长期服药,对手术要求较高。经过内科会诊、调整用药、术前规划等准备,8月26日,严浩给杨奶奶做了微创手术,通过在腰间切开0.5厘米长的刀口,往骨折处注入骨水泥,“撑起”了塌陷的腰椎。
“严医生还跟7年前一样好!”杨奶奶说。做手术时需要病人以俯卧位趴着,严浩担心老人无法耐受,术前就叮嘱她每天练习,适应这种体位;手术的常规时长为30分钟至1小时,为减少手术时长、降低手术风险,严浩和同事术前精心规划,让杨奶奶的手术赶在25分钟内紧锣密鼓完成。此外,术前提前进行肺功能锻炼;术后早下床,进行床上踝泵锻炼、预防血栓,一系列快速康复方案,让老人恢复得又快又好。
9月1日,杨奶奶平安出院。
同时,武汉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颈肩腰腿痛科主任朱凌也提醒市民,60岁后要多关注骨质疏松,做好预防工作,避免像杨奶奶这样反复骨折。
朱凌介绍,像杨奶奶这样反复骨折的老年患者,他每年都会遇到十多例,总结原因,几乎都与骨质疏松相关。其中,不少病人和杨奶奶一样,仅仅因为“弯腰端水”这样的日常动作,或是伸懒腰、咳嗽,就引发了骨折。
“这类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又称为脆性骨折,60岁以上人群要格外留意,坚持做好预防。”朱凌说,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也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该病隐蔽性强,早期症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导致严重的疼痛、脊柱变形,增加骨折风险。
朱凌特别强调,对于已经发生过脆性骨折的患者,必须进行长期、规范的抗骨质疏松治疗,绝不能“不痛了就忘了用药”。他指出,如果不坚持规范治疗,骨质状况无法得到根本改善,极易发生再次骨折,临床中甚至有的老人因骨质疏松反复骨折,被迫接受4-5次手术,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
朱凌建议,市民应从年轻时开始预防骨质疏松,戒烟限酒、参与适度体力活动和运动、合理补充钙及维生素D,减少骨量流失;到中老年时期,应均衡饮食、摄入足量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素,进行适度的力量训练,帮助维持骨密度和肌肉质量。如果确诊骨质疏松,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帮助减缓骨吸收或促进骨形成,从而提高骨密度和骨骼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