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汉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武汉体育学院附属医院)  湖北省首家公立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

老年人高血压,换季请注意!

发布时间:2025-10-24 作者:武汉骨科医院

最近明显感觉到天气变凉了早晚出门时,寒风一吹,不少人会下意识裹紧衣服。但大家可能不知道,气温下降对咱们高血压患者来说,可是个需要格外留意的信号”—— 天气一冷,血管会像遇冷收缩的橡皮筋一样变窄,血压很容易跟着升高或波动,不少老年患者最近复诊时都反映血压比夏天难控制了。我们结合天凉血压易波动的特点,和大家聊聊老年高血压的管理重点,帮大家平稳度过这段特殊时期,守护好健康。

图片来源网络

01
 
先搞懂:老年高血压和年轻人的不一样
 

很多老年朋友会疑惑,为啥自己明明没感觉不舒服,却被查出高血压?这其实和老年高血压的特点有关:

 无症状” 也可能血压高:年轻人高血压常伴有头晕、头痛等明显症状,但老年人身体对血压变化的敏感度下降,很多人血压已经超出正常范围,却没有明显不适,因此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往往在体检或出现并发症时才被发现。

 血压波动更明显:老年人血管弹性变差,就像失去弹性的橡皮筋,调节血压的能力减弱。比如早上起床时,血压可能突然升高(医学上叫晨峰高血压);情绪激动、走路过快后,血压也容易大幅波动,这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常合并其他疾病:老年高血压患者大多不只有高血压这一种问题,还可能同时患有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关节炎等疾病。这些疾病相互影响,比如糖尿病会加重血管损伤,让高血压更难控制,所以管理血压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健康状况。

 

02
 
别忽视:高血压的危害比你想的更严重
 

有些老年朋友觉得血压高一点没关系,年纪大了都这样,这种想法可千万要不得!长期血压控制不好,会悄悄损伤身体的重要器官:

 伤心脏:高血压会让心脏像负重跑步,长期下来可能导致心肌肥厚、心力衰竭,增加冠心病、心肌梗死的风险,出现胸痛、气短、走路喘等症状。

 伤大脑:血压波动大或长期偏高,容易损伤脑血管,可能引发脑梗塞(中风)、脑出血,导致肢体活动不便、说话不清,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伤肾脏:肾脏是调节血压的重要器官,高血压会逐渐损害肾功能,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后期可能出现水肿、尿量减少,甚至发展为尿毒症,需要透析治疗。

 伤血管:长期高血压会让血管变硬、变脆,就像老化的水管容易破裂,除了心脑血管,还可能影响眼底血管,导致视力下降、视物模糊。

 

03
 
用药篇:这些 “吃药误区” 一定要避开
 

在临床中,我发现很多老年高血压患者在用药上存在误区,反而影响血压控制。以下这些要点请务必记住:

 误区 1:没症状就停药

有些老人觉得不头晕、不头痛,血压就正常了,擅自停药或减量。其实,高血压需要长期规律用药,停药后血压会再次升高,反复波动对器官的损伤更大。即使没有症状,也要按医嘱坚持吃药。

 误区 2:跟风吃 特效药

看到邻居或朋友吃某种降压药效果好,就跟着换。但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合并疾病、对药物的反应都不同,比如有的老人同时有痛风,就不能用可能升高尿酸的降压药;有的老人有肾功能问题,用药剂量需要调整。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不要盲目跟风。

 误区 3忘记吃药就补双倍

偶尔忘记吃药,想起后不要一次性补吃双倍剂量,尤其是像氨氯地平、奥美沙坦酯这类长效降压药,过量服用可能导致血压骤降,引发危险。如果发现漏服时间较近(比如距离下次服药还有 6 小时以上),可按正常剂量补服;如果快到下次服药时间,直接按原剂量吃即可,不要额外加量。

 

04
 
生活管理:做好这 5 件事,帮你稳定血压
 

除了规律用药,生活中的小习惯对血压控制也非常重要,老年朋友可以从这几点入手:

1. 吃得淡一点

过多的盐会让血压升高,建议每天盐的摄入量控制在 5 克以内(大约是一啤酒瓶盖的量)。做饭时少放盐、酱油、味精,少吃咸菜、腊肉、酱菜等腌制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比如芹菜、菠菜、西兰花)、水果(比如苹果、香蕉、橙子)和全谷物(比如燕麦、玉米)。

2. 动得缓一点

适当运动能帮助调节血压,但老年人不要做剧烈运动,比如快跑、高强度广场舞。可以选择散步、太极拳、轻柔的健身操等,每次运动 30 分钟左右,每周运动 3-5 次。运动时要注意循序渐进,比如刚开始先散步 10 分钟,适应后再慢慢增加时间和速度;早上起床后不要马上运动,先喝杯温水,待血压平稳后再出门。

3. 睡得好一点

睡眠不好会导致血压波动,老年人每天要保证 7-8 小时的睡眠。睡前不要喝浓茶、咖啡,不要看太刺激的电视节目;如果有失眠问题,不要擅自吃安眠药,可及时咨询医生,通过调整生活习惯或用药改善睡眠。

4. 情绪稳一点

情绪激动、生气、焦虑时,血压会突然升高,对身体伤害很大。老年朋友要学会调整心态,遇到事情不要着急,多和家人、朋友沟通;可以培养一些兴趣爱好,比如养花、下棋、听戏,让心情保持平和。

5. 监测勤一点

家里最好备一个电子血压计,每天固定时间测量血压,比如早上起床后 1 小时内(空腹、排尿后)、晚上睡觉前。测量时要坐在安静的地方,手臂放在与心脏平齐的位置,连续测量 2-3 次,取平均值。把每次的血压值记录下来,复诊时带给医生,方便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最后提醒:出现这些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

如果老年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以下情况,不要拖延,尽快去医院就诊:

• 血压突然升高,超过 180/110mmHg,伴有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

• 出现胸痛、胸闷、气短,休息后也不能缓解;

• 一侧肢体麻木、无力,说话不清楚,视物模糊;

• 服药后出现头晕、眼前发黑、摔倒等情况。

 

老年高血压虽然常见,但只要咱们重视它、科学管理它,就能有效减少并发症,享受健康的晚年生活。如果大家对血压管理有疑问,欢迎随时到老年病科咨询,我们会为大家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专家名片
 

Expert Business Card 

图片

 

声明:本文系医学相关教育科普文章,不涉及具体治疗方法或医疗行为,不得替代医院就诊行为。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健康科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
预约挂号
就医须知
住院须知
门诊安排
来院导航
医保服务
健康体检